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
1.
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之生命權,明文禁止採取死刑。 |
詳解:
請參考簡報P9 |
- Aug 26 Mon 2024 23:36
人權議題與發展-人權與國際公約專題
- Aug 26 Mon 2024 23:34
《人權搜查客》萬秀帶你翻轉「老」議題─談老人權利ft.萬秀洗衣店張瑞夫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合稱為兩公約,我國藉由制定《兩公約施行法》將國際公約內國法化,因此即便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兩公約在我國仍具法效力。
|
2. 「萬秀洗衣店」是一家以阿公阿嬤名字命名的實體店鋪,它同時也是有67.1萬粉絲關注的IG帳號,是萬秀孫以家中收洗但無人取領的衣物,為阿公阿嬤穿搭拍照上傳到IG,帶著阿公阿嬤挑戰「老」的更多可能,不放棄長輩追求充分發展潛能的機會,成就「自我實現」。
|
3. 國家要保障老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食衣住行無所缺,無障礙的參與社會及休閒,擁有透過工作或教育等機會或資源自我實現,免於被忽視、虐待、歧視,擁有身而為人的尊嚴。這也是《聯合國老年人原則》及兩公約所強調的基本權利。
|
4. 「聯合國老人原則」曾經提出五個要點,包括: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參與」,即老人不但不應 「離群索居」,而且應該持續與社會保持必要的互動關係,甚對社會能繼續有所貢獻與影響。
|
5.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應該喚醒長輩們的學習意識,讓高齡者成為學習組織的主體,為自己的學習需求與權益發聲。像青銀共創這類工作坊也呼應《經社文公約》第13條老年人有權利受益於教育方案,使老年人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世代成為可能。 |
6. 兩公約裡提到的一切人權保障,不會因為是我們是誰、年紀大小或身分而有所減少,而老年人權基本上就是以「反對老年歧視或年齡歧視」為主軸,希望建立一個老人生活無障礙、生命有尊嚴的環境,能確保所有人都能在有尊嚴且有保障的情況下,步入晚年,並有權以公民身份持續參與社會。
|
7.
臺灣在2018年已邁入高齡社會,甚至在2025年國發會推估臺灣要邁入「超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即指每5個人,就有一個超過65歲,且臺灣在2019年第一次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人數,少子化所造成的超高齡社會4年後就將面臨,長期照顧問題將成青壯年人口嚴重的負擔。 |
- Aug 26 Mon 2024 23:12
《人權搜查客》科技巨流下的人權守護者—談法務部與人權保障 ft.法務部部長蔡清祥
- Aug 26 Mon 2024 23:07
兩公約健康權課程:人權搜查客Ⅱ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電影《藍色恐懼》講述偶像女子團體成員未麻從歌手轉為演員,因遭遇了一連串事件而逐漸陷入混亂,彷彿出現了「另一個自己」。片中夢境、現實虛實交錯,也隱含了精神健康的議題。
|
2. 一個人的心智和心理健康的發展,與環境互動、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非常大的影響,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家庭」是人來到世界上最先接觸的環境,人格如果還沒有到穩定的階段,越負面的經驗會越難消化,通常人格會隨著年紀而越趨成熟。
|
3.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8號一般性意見,除提及公約第6條規定的工作必須是體面的工作外,也包括尊重工作者在從事就業時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提示】《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8號一般性意見第7點指出,《公約》第六條規定的工作必須是體面的工作。這種工作尊重人的基本人權以及工作者在工作安全和報酬條件方面的權利。它所提供的收入能夠使工作者按照《公約》第七條強調的那樣,養活自己和家庭。這些基本權利還包括尊重工作者在從事就業時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
4.
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合稱為兩公約,我國藉由制定《兩公約施行法》將國際公約內國法化,因此即便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兩公約在我國仍具法效力。 |
- Aug 26 Mon 2024 21:15
與氣候一起飆舞 --熱情探戈?還是狂亂獨舞?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下列何者非未來可能發生的氣候變遷?
|
2. 替代能源的開發例如風能、生質能、太陽能,不包括石油。
|
3. 全球暖化會使環境生態受到改變,會造成物種滅絕風險上升。
|
4. BP英國石油現今的縮寫含義為BeyondPetroleum。
|
5. 科學家推估二十一世紀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多少?
|
6. 地球暖化是區域性的問題並非全球性問題。
|
7. 下列何者為人為因素的氣候變遷?
|
8. 根據科學家推估全球暖化的情況,若全球致力于溫室氣體的產生,那溫室氣體將於何年開始下降?
|
9. 全球暖化的影響下,何處的乾旱將越趨頻繁?
|
10. 熱浪是指海浪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保持異常的高溫。
|
- Aug 26 Mon 2024 21:13
該是覺醒的時候了!--談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在太陽系誕生後一億年,地球上有生命的誕生。
|
2. 能源短缺、生態惡化、文盲皆是我們該面對的問題。
|
3. 最近十幾年來,全球化的步伐走得很快。請問下列何者為全球的步伐?
|
4. 講者認為我們人類本來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但在幾年前,有了極大的改變?
|
5. 縮短專利保護期限,則投資就會變少。
|
6. 請問講者認為,我們需要努力的目標是?
|
7. 請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質,裡面有幾%是石油製成的?
|
8. 講者認為我們不該隨著以前歐美發展模式跟著走。
|
9. 請問在1960年代的台灣,主要交通工具是什麼?
|
10. 請問講者認為人類的未來決定在各國總統。
|
- Aug 26 Mon 2024 21:10
智慧運輸-臺灣未來行動力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以下哪些選項是ITS計畫將會面對到的問題?
|
2. 未來展望計畫中的新科技有哪些?
|
3. 對於偏鄉公共運輸平台的計畫中,何者敘述正確?
|
4. 以下哪個選項是ITS計畫中所提到的政策內容?
|
5. 我國最多的車種為機車,並且擁有特有的機車文化。
|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以下哪個選項是ITS計畫中所提到的政策內容?
|
2. 對於偏鄉公共運輸平台的計畫中,何者敘述正確?
|
3. 未來展望計畫中的新科技有哪些?
|
4. 我國最多的車種為機車,並且擁有特有的機車文化。
|
5. 以下哪些選項是ITS計畫將會面對到的問題?
|
- Aug 26 Mon 2024 21:08
開放、參與、溝通的實與虛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下列哪些是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的功能?
|
2. 關於vTaiwan的敘述何者錯誤?
|
3. 在思考開放參與溝通時,其實是在思考哪三方之間的關係呢?
|
4. 菱形和漏斗型大P架構最大的差別在於公民參與的階段不同。
|
5. 在公民參與上,政府近來新增了許多參與模式,讓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效能感,且提出的每個議題都能得到政府回應。
|
6. 政策溝通包含的方向有?
|
7. 以下何者不屬於小p要完成的準備?
|
8. 現在要先思考的是如何透過新興工具結合網路和實體模式,達到有效公民參與。
|
9. 政府將政策的相關計畫、執行資料公布在官網上屬於什麼行為?
|
10. 在菱形的大P架構下,各階段不包含下列何者?
|
- Aug 26 Mon 2024 20:51
性別視角下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男性過往被鼓勵參與政治,因此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全為男性。
|
2. 政治受難者家屬本人的生命經驗也是白色恐怖故事的一部份;政治受難者家屬用他們生命的能動量所展開的歷史,也是臺灣歷史很重要的一部分。
|
3. 要在「真相-理解-感知-和解」進程之下,才有可能實現比寬恕更溫柔的社會。
|
4. 有關「汪聲和李朋案」、「郵電案」這兩案案件,以下何者為是?
|
5. 經研究女性政治受難者有不少是因「讀書會」、「工委會」等案件,以顛覆政府、陰謀叛亂、被匪利用、為匪宣傳、從事間諜活動等罪名入罪?
|
6. 以下何者有可能為白色恐怖女性政治受難者群像敘述?
|
7. 從「判決1人死刑」變為「14人死刑」的傅如芝一案,可以看出那些現象?
|
8. 威權統治時期,女性政治行動參與者與受難者,均為男性親友的「追隨者」、「受牽連者」,其行動與思考都是受父兄師長丈夫影響,而不具行動主體性。
|
9. 聯合國定義轉型正義的五大要素,包含哪些?
|
10. 在父權文化的視角下,女性政治行動參與者與受害者,經常被詮釋為其男性親友的「追隨者」、「受牽連者」,她們做為歷史行為主體的行動意義,經常被化約或抹除?
|
- Aug 26 Mon 2024 20:47
綠能推動策略與進展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1. 2030年政府政策目標為「公務車輛及公車全面電動化」。
|
2. 電業應於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集結地點予以併聯、躉購;電業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
3. 臺灣電力系統多為集中式電廠,相對風險高。
|
4. 我國預計於2040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
|
5. 103年至106年再生能源總裝置,其中風力發電成長率44%最高。
|